查看原文
其他

芒棒坪河古道,令人心醉的旅行

2016-03-29 杜加从 腾冲新闻网

腾冲新闻网微信由 【腾冲世纪城 赞助】




腾冲芒棒大蒿坪境内,坪河古道静悄悄地躺在岁月里,沉淀着腾越文化的精华,吸纳着天地草木的养分。



中午的大蒿坪,春风领衔出场,我们就是在这个时候动身进山的,将一些干粮和两瓶水塞进背包,把沉甸甸的相机挂在胸前,挂上征服者的激情满志一脚踏进了山林的怀抱。



此时,阳光像个火辣的姑娘,炽热而炫目地扫射着大地,好在树林繁茂,将光线均匀分成了无数的射线,从繁密里透出恰到好处的光度来。有人杵着竹竿前行,走一走,便停下来,说几句家常,聊一段趣事,把徒步的主题悄然换成了悠闲的度假。



事实上,这是一条官道,走起来并不怎么艰难。我甚至觉得,如果高黎贡山南斋公房、北斋公房或者天台山是一首跌宕起伏的进行曲,坪河古道该算是一曲平静的钢琴曲,在季节里静静演绎春来茂盛、秋去叶落。




走到太平铺的时候,时间才过去了一小点。有一块碑立在那,清晰地铭刻着一段描述:“于是西下峡,稍转而南,即西上穿峡逾脊,共五里,度南横之脊,有村庐,是为新安哨。由哨南复西转,或过山脊,或蹈岭峡,屡上屡下,为十里,为太平哨。于是屡下屡平,始无上陡之脊。五里,为小歇厂。五里,为竹笆铺。”



碑文出自徐霞客之手,准确的文字表述,让它隔着无尽的岁月仍清晰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。太平铺驿站,开始设于明朝,主要用来传递公文,接待过往官员,清朝初期建立了烽火台,发挥了重要作用,虽然后来驿站被废,房屋坍塌,独留烽火台在人间拂岁月的尘埃,却也成为了最有力的见证,引发世人对这段历史的深情叩首。



“秋风穿针、阳光绣花,落叶下棋、大地布局”,当我踩在松软的落叶之上时,心真的为这样的意境所染。古道,并不完全是沧桑而深沉的。坪河古道,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平和,也许是因此处的历史文化厚重使然。



“我想捧一口冷水喝喝”,有人大声说到,似乎喝一口流淌在深山之中的清泉,就是捡到了一个宝似的。的确,即使像我这样的农村姑娘,离开乡土之后,几乎再也没有机会喝一口大山之中的冷水,听一听那清凉流淌在肠胃里发出呲呲的愉快的声响了。



林中一段路,有很多深深的蹄印排列着,里面浸满了水,那些水也许是前几日下雨堆积而成,也许由来已久。有落叶和洒落的花朵漂在汪起的水窝之中,引人感慨。历史、岁月,在它的躯体里不断交织,发出多重奏的交响。




本是寻花而来的。据说古道的前方有万亩杜鹃花海。无奈树高花高,我只能站在绿树下,对它默默仰视。那抹娇艳的红,绽放于千山叠翠之间,开得悠闲自若,开得空灵美好。悠闲,该是生活的一种艺术,它以静对抗世俗,而丰富的静,则能衍生出强烈的美感。此刻的花开,便是丰富的,不是独居,不是素食,亦不是繁华,却如唐诗音律充沛,如宋词辞藻精美。




突然,我却听见了队友的欢呼,草甸子到了!谁曾想,高山之上,竟然有这样一片无垠的草甸。先是翠绿色的,中间一截染上了褐色,靠近那面山体完全成为了黄色。这样自然的色彩过渡,像极了一个人岁月里的青年、中年和老年。



从山顶折回的路上,到二台坪时,护林员指了指路旁的木牌,得知,这曾是保腾马路的重要路段之一,形成于清末,民国十一年由腾冲县商会出资铺设为石板路,并邀请当时的驻腾英国理事馆工程人员主持测量并沿路建里程碑,之后一直沿用到1952年保腾公路通车才被废弃,而每一程路段的标记,在时光里始终清晰。




一路往前,地势涡处,野生芹菜多得数不胜数,绿荫荫的,嫩生生的,在风里不断地扭动着小腰肢,可爱极了。问护林员还有多久能回到原点,他笑哈哈地说:“还有一望路”。到底这一望路是多长呢?既说是一眼望得到的地方。这样理解的话,似乎很近,又似乎很远。



大概四个小时后,山脚的农家乐为归来的我们准备了很多香椿、椿头、羊肉和从未受染的食物,小小胃囊竟也沾光,获得了一次洗礼。




文:杜加从 图:刘正凡

编辑:李燕滔 审稿:申美玲




猜你喜欢:


云烽文化传播技术推广支持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